據《李傅相歷聘歐美記》記載:此次道出柏靈,知有操朗德根之術著,乃延攝其面影;即見槍子一顆,存于左目之下,纖毫畢現。描述的就是清朝“外交官”李鴻章在1896年出訪德國,并接受X射線診治一事。當時,距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僅隔半年之久,李鴻章成為首個接受X射線的中國人!鉛板作用于阻止射線對人體的傷害。
話說1895年3月,李鴻章以全權大臣代表清政府赴馬關主持和議,未想,日本國公然無視國際公法,在談判的第二天,即遭到日本浪人小山豐太郎的槍擊。在日本生的全力搶救之下,李鴻章保住了性命,但考慮到年邁,做手術可能會危及到生命,因而左眼下的子彈未被取出。
《馬關條約》的簽訂,使得李鴻章“一生事業掃地無余”,自此賦閑在賢良寺達一年之久。1896年適值沙皇尼姑拉二世加冕,李鴻章又迎來了他外交生涯中的又一個輝煌。他被指定為出使大臣前往俄國道賀,并順帶訪問了德、法、比、荷、英、美和加拿大。7月,李鴻章途經德國,聽說不久前,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強穿透力的神秘射線,這種射線能夠穿過皮膚看清骨骼組織,李對此十分感興趣,加之這一年來,留在頰骨內的彈頭讓李疼痛難忍,因而決定通過此種神秘射線來檢查一下。
至于為何李鴻章能成為這“第一人”,首先從時間上來看,射線的發現是在1895年11月8日,倫琴在維爾茨堡大學進行陰性射線管放電實驗時所發現,從此打開了一扇通向身體內部“宮殿”的窗戶。而此時是1896年6月,中間僅隔半年之久,所以李鴻章是首個使用X射線的中國人應該是確定無疑的。而作為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積極的參與者,李鴻章十分重視西學的傳播,這其中自然包括對近代西技術的推崇。實際上,李鴻章對西的態度經歷了一個從不太關注到篤信的過程,而促使他篤信西技術的轉折還在于1879年,傳教士馬根濟為其夫人治愈了疾病,自此,李鴻章信任西,這從他后來聘請私人西和建立近代西學堂等都可以證明。由于骨子里信奉西技術,因而李鴻章成為首個接受X射線的中國人,也絲毫不覺得奇怪。
當時,李鴻章親眼在一張膠片上看到了自己左顴骨內的彈頭,“纖毫畢現”,連連稱奇,稱之為“照骨術”。據李鴻章的隨從記載,這種照骨術“凡衣服、血肉、木石諸質,盡化煙云;所留存鏡中者,惟五金類及骨殖全副而已”。1897年,清朝《點石齋畫報》甚至以《寶鏡新奇》為題報道了X射線,稱其“照人肺腑,心腹腎腸昭然若揭”。在當時,這樣的報道可謂及時。
而此時的西方,X射線可謂風靡一時,竟成為一種新奇的娛樂工具。紳士們紛紛拍X光照片,自我觀賞也讓別人觀賞自己的骨骼和內臟。后來得知,X光對人體細胞有殺傷作用,就再也沒人拍這樣的照片了。不過,倫琴倡導嚴格使用鉛板防護X射線的輻射,這一做法延續至今。如今我們去拍X光片,仍要穿戴鉛圍脖、鉛裙,以保護甲狀腺、生殖腺等。X光室設備間和操作間之間有一套鉛玻璃觀察窗,鉛玻璃價格相比平通玻璃要貴很多。
【1】《李傅相歷聘歐美記》
【2】梁啟超的《李鴻章傳》
【3】《清朝野史大觀》
39視點X射線“致”病 但更“治”??!
當然,X射線是一把“雙刃劍”,但總體上是利大于弊,只要輻射量不超過人體可接受的限值,沒什么可擔憂。相反,如果盲目的避開X射線檢查,對你的疾病診治才是莫大的損失...
正常的X射線檢查對身體損傷小
由于設備技術的進步,現在的輻射劑量和以前相比已經大大降低,基本不用擔心它的危害性。而且,它的照射范圍也會有專門設備的精準控制,射線不會‘亂跑’,更不用擔心會影響到其他的部位...設備機房一般都是用硫酸鋇砂做墻體防護。已達到防輻射的目的。
每年X光檢查別超過一次!要正確認識
我國明確規定,每年X光檢查別超過一次!不過,這里針對是“正常人群的普通體檢”!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又得另當別論。如果你今年生病三次,而且都需要X光檢查,你會怎么辦?拒絕嗎?這肯定是不行的...